访问bevictor伟德国际官网
ENGLISH
2020-07-22

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深度释放经济潜力

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深度释放经济潜力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晓华

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内需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讨论时强调,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这是中央基于国内发展形势、把握国际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科学判断和重要战略选择,既凸显了扩大内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也为做好当前形势下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

把握全领域、多层次、动态性特征

总的来看,完整的内需体系是各类需求主体构成的全领域、多层次并随着技术、经济、社会等内外部条件、环境变化而动态调整的国内需求的总和。

完整的内需体系具有全领域性。完整的内需体系大体包括居民、产业和政府三大主体。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居民消费成为完整内需体系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而且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进一步提升。从产业来看,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厂房、机器设备、自然资源、能源、原材料、零部件和组件、软件、服务等各种投入。我国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形成了对广泛领域的生产资料需求。此外,政府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提供国防、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公共产品,在优化产业环境、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对形成巨大且多元的国内市场需求有重要推动作用。

完整的内需体系具有多层次性。从居民消费来看,我国有数量可观的高收入人群、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同时低收入人群规模仍然巨大,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的任务仍然艰巨。居民消费既包括侧重数量、对价格敏感的生存型消费需求,也包括追求高品质、新颖性、个性化的享受型、发展型需求。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由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成长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阶段的多元性居民消费。从产业需求来看,我国企业发展水平不平衡,既有技术水平先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也存在大量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较低的区域型中小企业,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的工艺、装备、系统各具特色,应用场景丰富,形成了对不同技术水平、不同质量标准、不同价格的多层次生产资料需求。从政府层面来看,我国各级政府既承担着提供基础交通、通信、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功能,又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形成多层次的需求。

完整的内需体系具有动态性。居民、产业、政府的需求都是不断变化的,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人口结构变动、国际经贸环境变化等是内需变化的主要动因。经济增长会带来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带动内需规模扩大、内需层次提高和内需结构更加多元化。技术进步会催生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形成对原有需求的替代,拉动需求向新创造的供给转换。人口规模、性别和年龄结构的变化首先会引起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进而对相应的产业结构与产业需求产生影响。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会扩大国内用户对国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出口导向型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也会带来产业需求结构、层次的调整。反之,如果“逆全球化”加剧,对国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面向国外市场的产业需求就会相应萎缩。由于居民、产业和政府三大内需主体之间、各细分产业及产业链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因此内需体系内部的变化也会引起各部分国内需求的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培育壮大新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逆全球化”暗潮汹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运转面临巨大风险。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既是我国应对复杂多变国际环境的要求,又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抓住历史机遇“换道超车”的必由之路。

完整的内需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稳定器”。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9亿劳动力、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经济大国,内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一般来说,国内居民、产业和政府对本国产品更具有依赖性。因此,内需相对于国际市场需求更加稳定,以内需拉动为主能够减轻由于全球经济波动造成的进出口剧烈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冲击,使国内经济更加稳定和可持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应对重大危机的能力不断增强,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等多次严重外部冲击的考验,避免了国内需求的大起大落,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可靠引擎。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蔓延,国内需求快速恢复,成为率先复工复产、实现经济复苏的主要经济体。总的来看,近年来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增长“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不断凸显。不断壮大、持续升级的国内需求将推动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实现高质量发展。

完整的内需体系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推动,也需要市场特别是国内需求升级的拉动。2019年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大关。在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满足后,居民消费呈现明显的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个性化、绿色化、健康化趋势,消费的重点转向提高生活品质的健康食品、新型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汽车等物质产品和教育、文化、健康、旅游、互联网等现代服务,消费的层次不断提高。消费需求的升级、比较优势的转变和更深程度的国际化也要求我国产业由过去追求规模扩张的平铺式发展转向技术更优、性能更高、质量更好的立体式、创新型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巨大的国内市场在我国家电、通信设备、造船、建筑机械、高铁、互联网服务等产业发展壮大和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追求新颖和个性化消费的领先用户规模将会不断壮大,能够为我国前沿技术的商业化提供市场支持,有利于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壮大。

完整的内需体系是创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的有力支撑。完整的内需体系的形成既受制于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条件,也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规模大、领域全、层次多的国内市场的国家。再加上在国民经济、商品和服务进口、居民收入和消费等增速上居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我国超大且快速扩张的国内市场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无法忽视的。随着我国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将不断拓展,国外商品、服务和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将更加通畅。完整的内需体系与世界市场的地位有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经贸交往中的话语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

辩证看待和处理三对关系

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需要辩证看待和处理好供给与需求、国内供给与国外供给、内需与外需的关系。

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需求是供给的前提,供给是需求实现的条件。需求的变化要求供给作出相应的调整,需求规模的扩大、需求层次的提高会拉动供给能力的扩张和供给质量的提升,需求的层次反映供给的水平。反之,供给能力和水平也会对需求产生影响。一方面,供给能够引导需求,一些创新性供给甚至能够引发新的消费热潮;另一方面,如果供给能力长期无法满足需求,这部分需求就会萎缩、转移甚至消失。因此,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需要统筹考虑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用持续升级的需求带动供给质量提升,用优质的供给实现和引领需求的扩大和升级,形成供给和需求的良性互动。

国内供给与国外供给的关系。国内供给能力是国内需求实现的基础。作为一个经济体量和国内需求巨大的国家不能主要依赖国外供给来源,必须要有较为完整的国内供给体系与之相适应。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要将需求的实现主要建立在国内供给能力上,通过增强粮食、能源等的国内供给能力,保障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增强产业链的韧性。进一步看,我国始终对外资和国外商品及服务开放持积极的态度,随着我国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外供给将在满足国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国内产业提供全球最优质的生产要素,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此外,国外供给带来的竞争压力还能够推动我国企业加强创新,提高国内供给的质量。总之,处理好国内供给与国外供给的关系,有利于强化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性,更好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

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国内需求与国内供给具有高度匹配性,而且不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也是稳定可靠的需求来源。同时,在满足国内需求的过程中,国内供给能力获得发展,也会带动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提高。要注意的是,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不是忽视外需,更不是放弃外需。外需提供了空间巨大的市场,是带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的重要力量。比如,德国、韩国等经济高度外向型国家的出口规模相当于GDP的比例超过40%。国际市场丰富多元的需求还可以发挥引导国内消费的作用,促进国内需求水平的提高。内需和外需之间应形成良性互动,进而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